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次荣登十大榜单,佛山经验全国分享: 广东医改再获国家认可

关注广东医改的 广东卫生在线 2023-09-23


新时代,新理念,新机遇,新面貌。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的关键一年。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重要考题。


7月29日,2023年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在山东开幕。本届会议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题,为期3天,并设置16个分会场就医改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会上颁布了2022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广东省再传佳讯:《广东:围绕“三个转变”构建“四个体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五个实效”》获得嘉奖。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广东省连续6次荣登榜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左三)代表广东领奖

围绕“三个转变”构建“四个体系”

广东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取得“五个实效”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公立医院围绕“三个转变”构建“四个体系”。

即围绕发展方式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资源配置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高水平诊疗服务体系、高标准管理制度体系、高效率应急救治体系。


久久为功,广东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取得“五个实效”,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广东提供有力支撑。每一方面数据都有具体数据作为佐证:


一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巩固完善。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从2016年的229.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379.7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保持在26%以下。政府投入责任有效落实,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不断优化。


二是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秩序全面建立。全省市域内住院率、县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95%8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十三五”期间,广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体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


三是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构建形成“国际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梯次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格局,整体提升各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目前,全省有10家医院入围全国百强医院(总数全国第三),48家医院获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以上(数量全国最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综合医院前十。


四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成果丰硕。6家医院成为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2家医院成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全国共14家)。公立医院内部运行的经济管理、质量控制、人事薪酬等制度,以及外部管理的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制度不断创新完善。


五是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显著增强。公立医院诊疗流程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3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9.98/10万、2.13‰,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推进“三医”协同改革

佛山作地方经验分享


会上,主题发言重点关注了如下内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医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民呼我为、民需我应——深入领会“六个必须坚持”做好医改宣传;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价值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会议还安排了地方经验发言环节。作为全国三个受邀分享的地市代表之一,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紫霄围绕《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三医”协同改革》在主会场上作经验分享。



周紫霄谈到,佛山市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三医协同改革,构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格局。


实施四项联动实现“市优”。一是省高水平医院建设与市“登峰计划”相联动,高标准投入建设市级高水平医院,主动与高等院校和省级医院结对,通过龙头医院带动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丰富多元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二是医院与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相联动,突出精准防控,突出高效救治,突出医防融合;三是“三医”协同发展和部门综合治理相联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四是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相联动。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医工融合联动平台,打造高标准生物健康产业园区。


推动三个转向实现“区强”。一是服务上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将区级医院纳入高水平培育计划,引入高水平医院资源建立技术帮扶合作关系,建立紧密协作机制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以信息化促精细化,以绩效考核促精细化;三是要素上从重视硬件转向重视技术和人才。


激发三种动力实现“镇活”。一是机制创新强动力,落实“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以镇街为单位建设健康共同体,实行一体化统筹发展;二是“四医融合”增活力,把健康融入到生命的全周期;三是盘活资源挖潜力,盘活医疗设施设备,镇街医院牵头盘活资源开展家门口医养结合服务。


夯实三个基础实现“村稳”。一是将村卫生站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考核达标的“村医”进行“收编”,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小病慢病稳在村居;三是康养稳在家门口,打造“健康安居三有服务样板”。


在构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格局的过程中,佛山市创造性开展了多项医改实践,也取得了系列突出成绩。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保持全省地级市第一,人均预期寿命达82.61岁;全市现有三级医院31家、三甲医院12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市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9%以上;作为全国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国家试点“四个全覆盖”目标;医改工作获得了2022年度国务院深化医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南海区在全国率先实践家庭药师制度并入选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经典案例,等等。


“下一步,佛山市将在国家和省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动建设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打好佛山功夫、展现佛山智慧,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周紫霄表示。


本届会议还设置了16个分会场。围绕“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决策”主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作经验分享;围绕“有备无患,药品供应保障的点线面”“分类施策,药品使用监测的初心和应用”主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药政处处长李学钧受邀参加圆桌讨论等,作经验分享;围绕“聚焦‘双中心’建设,如何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化建设、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主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朱庆棠受邀参与高峰对话,作经验分享。




记者 | 岳超群

编辑 | 尹蓁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摄影 | 覃健基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讲饮讲食广东人:岭南膳食模式正式发布,值得你关注
祝贺!广东2名专家获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